欢迎访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

繁星党员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党群工作  繁星党员

老师,您早丨他用法学为人工智能插上“翱翔之翼”

发布人:谢丽 发布日期:2025/04/23 浏览:213

当法学与人工智能相遇

在课堂上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?

新的一周,让我们跟随

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王炳老师

一探他的课堂跨界之“法”



“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与法律如何对齐?”



法学老师的“跨界”尝试

这是一门面向未来的课程


区块链、元宇宙、ChatGPT争论不休,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,科技与法律怎么对齐?

网络空间成为国家治理的新领域,完善网络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法治建设,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性举措。我国人工智能立法已提上日程。


而在南航,自2018年起,就有这样一门课程“网络与人工智能法”

这种尝试的灵感缘起于一个又一个问题——


 “老师,如果我们遇到校园贷问题了,该怎么维护自身权益?”

“老师,我们打电话给银行时,接听电话的人工智能客服交流时做出的承诺,是否具有一定法律效力?”

……


学生们提出的新问题、大众面临的新挑战,让王炳老师和团队同事们意识到,应该紧跟国家战略要求,服务高水平人才培养,因势而动,开设一门人工智能领域的法律课程



2017年,人工智能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王老师敏锐捕捉到这一时代新课题。仅用半年时间,从0到1,团队全力开启《网络与人工智能法》课程教学。这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,让每一个想了解想探索的学生,都有机会来听!


这样一门国内领先开设、学科交叉的课程,于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




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法学的新边界



 “如果智能陪伴机器人在提供陪伴服务时,给被陪伴的人带来心理伤害,谁应该承担责任?”

课堂上,一个问题抛出,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。


王老师继续启发提问:“人工智能是人吗?”

讨论①:如果人工智能有主体地位,要如何承担责任?

讨论②:如果人工智能没有主体地位,那谁应该承担责任?

讨论③:如果将人工智能类比企业法人,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拟制人的主体地位?


一步一步引导,不拘泥于一种观点,他带着学生们走入当前学界不同观点的“论战”中,逐个分析讲述。



将这门课打造成开放式探索式的课程,将人工智能场景里会遇到的问题困惑写进教案里、带到课堂上,王老师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、大胆提问,


信用卡遭遇国外盗刷如何追回?

身份被盗用遭AI换脸侵权该如何自保?

……

一个个生动展开的案例场景,一次次互动式开放式的讨论,师生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法学的新边界。




“融会贯通,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挑战!



人工智能给公共服务、电子商务、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带来颠覆性改变,需要方方面面的法学专业知识。


从网络安全法的严密防线,到电子政务法的有效保障;

从电子商务法的繁荣发展,到数字金融法的创新变革;

从数字知识产权法的智慧保护,再到网络与人工智能犯罪的法律应对……


对应不同领域的法律问题,他与团队的8位老师“轮番上阵”,在各自擅长的角度带领学生进行前沿探索,融会贯通,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挑战!


知识“盛宴”如何让学生更好消化吸收?王老师和团队老师双管齐下。线上课堂系统梳理理论体系,方便学生静下心来深入研学;线下课堂化身实战演练的舞台,结合案例分析讲解关键知识点,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与实践能力。



他指导学生用法学为人工智能插上“翱翔之翼”。法学专业学生获得了启发,成功申报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“生成式人工智能医疗服务侵权责任问题研究”;非法学专业学生扩充了视野,甚至对法律产生兴趣,决心跨考法学研究生。


团队依托网络与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院持续进行课程建设,主持网络与人工智能法相关国家级课题8项持续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,并于2023年编写出版《网络与人工智能法学》,2025年即将出版《人工智能法治创新型人才塑造研究》



求是创新、启智润心,对于王老师而言,跨界融合的教学探索仅是起点,让学生用法学的思维和观点考虑新问题,在技术迭代的浪潮中永葆理性思考的从容,这才是最大意义。


邮政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150信箱1010分箱

邮政编码:211106 网管邮箱:kmiao@nuaa.edu.cn

地理位置:江苏省南京市将军大道29号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