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0日,我院在院楼213教室举办第十八期人文大师课,活动邀请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围绕《数字法学的若干问题》开展专题讲座。活动由院长高志宏主持。
讲座中,姜伟以数字技术发展浪潮为背景,紧扣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节点,聚焦数字中国建设下的法治新命题,从“数字社会与法治”“数字风险与人权”“数字技术与正义”三大维度系统阐释数字法治的核心框架。他提出,数字技术在赋能法治现代化、提升司法效率的同时,也带来数据安全、隐私保护和算法歧视等新型风险,需通过构建权属清晰的数据产权制度、完善分类分级保护机制以及确立数字人权理念加以系统应对。我国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,既注重激发新技术的创新活力,也强化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、数据跨境流动等系统风险的防控,倡导技术向善、人机协同的智能司法路径,积极构建以人为本、规范有序、安全可信的数字治理生态。
互动环节,同学们踊跃提问,现场氛围热烈。姜伟就数据主权界定及其跨境管辖规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,并鼓励大家拓展跨学科视野、主动拥抱技术变革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本次讲座内容前瞻、启发深刻,不仅加深了对数字法治的理解,也更明确了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学习与职业发展方向,受益匪浅。
最后,法律系教师代表王炳分享心得体会。他认为,研究数字法治需把握其空间、关系、行为、权力、义务与责任六大逻辑演变,并立足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,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。他鼓励师生提升文理融合思维,聚焦前沿议题,为推进数字社会正义贡献智慧。
我院“人文大师课”系列讲座通过搭建学术高端对话平台,有效拓展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,推动了思政教育与专业培养的深度融合。未来,我院将持续拓展“人文大师课”的广度与深度,为进一步强化全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贡献更大力量。(文:刘梦琰;图:刘明珠、孙心雨)